織事—2022織品保存修護展
展覽分享
-織事—2022織品保存修護展
展覽時間|2022.07.22(五)-2023.04.15(六)
展覽地點|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雅堂館 (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B09)
開館時間|週二至週日10:00-18:00 (週一休館)
織品來自日常,而日常編織歷史。一塊古老的織品可以窺見祖輩的技藝與創意,也能從中解讀當時社會狀況,經緯之間,綴出一部人類文明進化史。
臺灣織品文物的種類包羅萬象,從博物館織繡藏品、宗教旗幟與民俗服裝、南北館閣之涼傘,到各族群傳統織物等,皆具獨特的工藝之美。隨著文保觀念的提升,近年來,國內具代表性的織品文物已陸續被指定登錄為文化資產,如北港飛龍團大龍旗、紫地「新芳春行」大八仙彩、臺灣民主國「藍地黃虎旗」(摹本)、大武壠平埔族繡花頭巾披肩、泰雅族銅鈴長衣等。
然而,織品文物屬有機材質,歷經歲月滄桑的織品,黯淡無光、脆而不堅,光照、溫度、濕度、微生物、害蟲及空氣污染物等皆會對其造成危害。許多珍貴文物因管理單位維護知識不足,或是典藏技術困乏等問題,導致無法妥善保存而持續劣化。
科學檢測與分析,是文物保存修護尋求解答的一種方法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多年來致力於培育專業修護人才,推廣保存修護技術與觀念,並成立國家級保存研究中心,運用科學檢測方法,分析文物劣化成因,串連臺灣傳統工藝技術,擬定屬於臺灣織品的修護方針,進行修護作業與維護管理。
脆弱的文物是來自民間的殘響,也是歷史的散歌;修護人員藉由精密的科學儀器,與織品產生跨時空的對話,他們指尖流轉的每一塊殘片,都背負建構歷史的責任。本特展呈現修護人員的專業素養與工作情境,並梳理織品傳統工藝的文化脈絡,在這段織品修護之旅中,時光將在您的指尖穿梭百年,一起來感受民藝韻致、展開文化想像,沉浸於科學織事獨有美學。
留言
張貼留言